为保障能源安全,国家倡导能源形式多样化。氢能是众所周知的清洁能源之一,其实市场化声音相对偏小的甲醇也在国家政策倡导发展之列,除了一些车企在探索甲醇汽车之外,以Palcan为代表的企业正在积极推进甲醇重整制氢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近期,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国际氢能委员会和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的“2019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上,Palcan创始人沈建跃博士阐述了发展甲醇能源的可行性及优势,以及Palcan作为中国首家将甲醇重整制氢技术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
在沈建跃看来,甲醇是安全、可行的能源载体,其在常温下是液体,具备便于储存和运输、生产工艺成熟、配套链完善等优势。
甲醇是非常适合中国发展的能源:1、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仅以煤制甲醇便可保证百年能源安全。未来甲醇还可通过生物质、农作物秸秆等制成;2、截至2018年底,全球甲醇产能约14400万吨/年,中国甲醇产能达8600万吨/年,占世界产量60%以上;3、中国仍在不断加大甲醇产业建设,预计未来新增产能2000万吨;4、生产技术成熟,且成本低于汽、柴油。
事实上,早在18年前,甲醇汽车就被列为了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并在多个城市推动试点。
2014年,工信部将甲醇汽车试点扩展至中国“四省一市(山西省、陕西省、上海市、贵州市、甘肃省);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和《车用甲醇燃料左右安全规范》的通知;2017年,甲醇汽车试点已经全部得到国家工信部专家组验收,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2019年3月19日,国家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8个部门联合发布《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着力突破甲醇高效能量转化机制、低排放控制、长寿命低成本耐腐蚀材料等共性关键技术;深入开展甲醇汽车尾气的健康影响等研究;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甲醇增程式电动汽车、甲醇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推进和加快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体系的建设。
国家政策鼓励甲醇作为燃料在全国进行推广,这提振了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业发展信心。
在会议上,沈建跃从技术对比角度、数据角度分析了甲醇是安全可行的能源载体,同时运行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廉。详见图1、图2、图3。
图1美国能源部关于汽油/柴油/甲醇/LPG能源安全比较
图2内燃机/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甲醇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分析
图3以东风T7物流车为例,不同车型百公里成本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来自阳光、CO2、H2O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甲醇,则可实现真正的高效零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目前中科院大连物化所国家实验室已完成太阳燃料合成工业化技术路线前期中试,2018年7月在中国西部启动太阳燃料千吨级甲醇工业化示范。
Palcan无疑将会是国内率先受益于甲醇燃料电池推广应用的企业。沈建跃透露,公司打造了世界首台甲醇氢燃料电池物流车,2017年获工信部公告,2018年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在浙江慈溪建设中国最大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
“公司与东风合作的30kW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鉴于为中国首台,公司协助中机中心与汽车产品技术委员会共同制定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汽车公告产品技术要求报告和标准。沈建跃颇为自豪地说。
图4Palcan公司发展历程
沈建跃表示,交通领域是甲醇燃料电池一个较大的应用市场,但实际上作为一种能源,甲醇还可以用于其他很多发电领域。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不适宜用高压氢,但却可以用甲醇。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可运用市场广阔,在成本合适的时候,可进入传统柴油机和汽油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