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中石油没有中石化的雄心壮志,但干氢能也挺卖力的!
氢能| 央企布局 文章来源自:高工氢电网
2023-03-22 09:20:23 阅读:25393
摘要中石油正在加快氢能布局的步伐,巨大潜力不容小觑。

虽没有中石化要做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的雄心壮志,但同样作为我国央企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中石油,正在加快氢能布局的步伐,巨大潜能不容小觑。


2023开年,中石油氢能布局动态不断:3月6日,中石油在四川成立新公司——四川西油新能源有限公司;3月2日,中石油子公司宝鸡石油钢管已为包头-临河掺氢输送管线保供焊管2600多吨;2月23日,中石油四川石化生产的燃料电池氢产品装车发运古城加氢站。


中石油正在积极从事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应用,按照“战略布局、稳步推广、规模发展”三步走阶段部署发展氢能,重点发力多元化制氢、低成本高效储运氢等内容,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供应商、贸易商、服务商。


“三步走”战略


在能源发展向绿色、高质量转型的背景下,2022年5月,中石油对公司经营范围进行了调整:新增热、电、氢、碳减排、低碳技术等新能源业务经营范围。中石油至此明确将新能源业务纳入主营业务发展。

 

随后6月5日,中石油发布《中石油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3.0》。根据行动计划,中石油将其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分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个阶段。着力发展地热、清洁电力,氢能、CCS/CCUS业务等新能源业务,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产能比重达到7%,到2035年实现新能源新业务与油气业务三分天下,到2050年热电氢能源占比50%。

 

不过,目前中石油尚未成立“专攻”新能源的二级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也依托于现有业务和机构。但在集团层面,新能源已被提升到与油气并列的地位,氢能成为中石油实现最终“近零”排放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

 

加氢站是中石油介入氢能的开端


2018年起,中石油就积极探索、布局氢能源领域,加氢站建设和运营是中石油集团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其迄今为止的加氢站建设布局如下(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有遗漏):

 

微信图片_20230321163121.png


今年2月,中石油四川石化生产的燃料电池氢产品在厂区内新建的氢气充装站完成首车装车发运出厂,送往中石油四川销售成都分公司古城加氢站。这标志着中石油在氢能领域打通了产运销全流程,已在氢能市场站稳脚跟。

 

加氢站投资巨大,虽然各地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或给加氢站提供最高800万的补贴,但实际上看,目前独立的加氢站基本难以盈利,只有中石油、中石化有实力建设加油加氢充电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站。加氢站的普及依然要依托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公司。

 

未来,中石油虽没有中石化1000座加氢站的雄心壮志,但构建蓝氢、绿氢多元供氢,氢-电、电-氢转化,建立氢气储存、运输、终端加注供应链的决心明了。

 

氢气制储运项目持续推进


中石油作为老牌能源企业的典型代表,肩负着能源稳定的重任。但在新能源时代,它也并非完全没有动作,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进行规划和布局,配合政策与市场的变化。

 

根据《行动计划》,中石油2035年供氢商品量将达到380万吨,2050年力争供氢商品量达到国内市场份额的30%以上。中石油正全面加速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价值链与市场化进程。

 

在制氢方面,目前中石油氢气产能已超过260万吨/年,中石油依托当地炼化企业,在环渤海、陕甘宁、华南、西南、新疆、黑龙江、吉林等7个区域部署建设20个氢提纯项目,计划在“十四五”末实现高纯氢供应能力达到10万吨/年,重点满足城市交通用氢需求。

 

以中石油华北石化和中石油广东石化为例,前者“2500立方米/小时副产氢提纯”项目已建成投产,后者年产16亿标准立方米氢气的石油焦制氢联合装置于2022年11月正式投产。

 

不仅仅是蓝氢,玉门油田160兆瓦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是中石油首个应用新能源发电技术制取绿氢的示范项目。项目设计建设160兆瓦光伏电站和7000吨电解水制氢生产线,预计2023年全面建成投运。

 

中石油相比中石化,氢能产业推进速度较为缓慢,但是中石油集团内部的氢气产能利用期待值并不低。2022年11月28日试投产成功的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300万吨/年石脑油加氢装置,就是中石油加强氢能在内部化工企业中应用的重要一步。

 

除了绿氢生产和副产氢提纯,中石油还利用其资源优势,在输氢管道方面迈出大步。

 

2022年6月27日,乌海市政府与中石油管道局、中太(苏州)氢能源举行签约仪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氢管道建设氢气输送方面提升技术和能力;3月9日,国内首条掺氢高压输气管道——临河输气管道工程动工,全长258公里,中石油子公司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已为该项目保供螺旋焊管2600多吨。

 

随着氢能布局的进一步深入,中石油估计很快会成为中国以氢能推动国家能源战略转型的代表力量。


此文章有价值
手机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返回顶部